首页

原味女王

时间:2025-05-23 11:09:28 作者:辽宁沈阳:春耕正当时水稻种植忙 浏览量:14277

  中新社杭州12月4日电 题:台胞在杭州良渚任双语讲解员 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故事

  作者 林波

  近日,在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博物院内,来自中国台湾的双语讲解员张文宁正用流利的英语,向外国游客们讲述良渚遗址上的故事。

良渚博物院讲解员张文宁。 (受访者 供图)

  “良渚”意即“美丽的水中之洲”。良渚遗址,1936年首次被发现。2019年7月6日,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  张文宁与良渚的故事,可以从他们一家人与大陆的渊源说起。

  25年前,张文宁和丈夫廖克恕决定来大陆寻觅发展机会。

  廖克恕受访时称,彼时他们正值三十几岁的年纪,正是寻求向上发展的人生阶段,在和家人商量后,他们决定来到北京寻觅转型发展机遇。

  “我在家相夫教子。”张文宁笑着解释说,在大陆的第一年,她的重心以家庭为主,闲暇之余,她特别喜欢跟着课本里的历史教材“打卡”故宫、长城等文化地标,“这也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具象的认知”。

  “来大陆的第一个国庆节,看着烟花绽放的场景,我们感受着喜悦,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。”虽然已过去20余年,但张文宁清晰地记得,那一晚,满城烟花绽放,绚丽的火花同样照进了他们的心中。

  她还记得,在2001年7月13日,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晚,她走上街头,与众人齐声欢呼,共享那份无与伦比的激动与喜悦。

  缘何会成为一名博物院讲解员?

  张文宁解释说,2018年,她去听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的一堂关于“良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”的讲座。

  “刘教授讲得太好玩了,我从来没有觉得良渚这么有趣,原来五千年前的城市规划就如此科学前瞻。”这让张文宁对良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  讲座之后,她便开始了解良渚相关的知识。

10月31日,张文宁(左一)在良渚博物院讲解现场。 林波 摄

  “但外界对它似乎并不那么了解。”每当张文宁和朋友说起良渚时,鲜少有人知道这段横跨五千年的故事。

  “我就想着,怎么样能让大家了解这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。”成为一名博物院讲解志愿者,这便是张文宁的“方法”。

  2018年,考试通过后,张文宁便正式“上岗”了。

  “我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温度的讲解。”张文宁在讲解时,喜欢与游客互动,譬如提一些小问题,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。

  “文明与文化有何不同?”这是张文宁最爱提的一个问题。

  张文宁直言,这是对良渚价值认知的关键,“在良渚古城遗址被发现之前,很多西方学者认为,中国最早的文明起源是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代。良渚改变了国际学术界的看法,让大家承认‘5300年前的良渚社会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文明阶段’。”

  如今,张文宁坚持每周至少在良渚博物院进行两天的讲解工作。看着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的景象,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,并对未来更多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美好前景充满了期待。(完)

【编辑:惠小东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湖北当阳: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牵线忙

美方在挑动他国争端、实现一己私利方面有着很差的历史记录,国际社会对此看得很清楚。中印之间有完善的涉边机制和沟通渠道,双方有能力、有意愿通过对话协商妥处边界问题。(国防部网站)

中国海警舰艇编队5月8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

近年来,各地在不断织密“出门见绿”的城市绿道同时,还大力推进“绿道+”模式,即通过绿道的建设,构建“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”,用绿道串联起各类公共服务点位。

台媒看大陆:广西北海自然地貌惊艳的涠洲岛

据悉,在发达国家,掌握急救技术成为很多人的一项基本技能。德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高达80%、法国为40%,而我国成人心肺复苏普及率不到1%。

港澳会客厅|杨润雄:鼓励每个香港人都成为“旅游大使”

林汉明:我去年带着中学师生到西北走了一趟,包括杨陵、兰州、武威、张掖等,最后一站是酒泉,我告诉学生们:你们在地面看到的三种大豆现在已经被送上天宫了。通过这些活动,可以让香港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和需要,看到香港能够利用自身科技为内地的农民增收,他们也会受到激励。(完)

AA制自助游遭遇意外,责任如何承担?法院这么判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